山西省醫學會:互聯網+醫療健康 助力抗擊新冠 | |||||
|
|||||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山西省醫學會堅決貫徹黨中央、山西省委決策部署,結合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優勢,大力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進一步提升“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功能。 山西省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勇于擔當,緊密配合,充分發揮學會橋梁紐帶作用和頂級專家資源優勢,利用APP、微信等互聯網傳播手段,先后建立“山西省醫學會專家線上義診咨詢服務平臺”和“山西省醫學會專家微信會診咨詢服務平臺”,助力山西、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組織專家線上義診,緩解百姓就醫難題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避免交叉感染,減少外出,非傳染性疾病患者就醫難的問題凸顯,醫療衛生服務面臨新挑戰。山西省醫學會于2月5日與“健康山西”平臺對接,在該平臺開通“線上義診平臺”,各專業委員會常委以上專家先行進入義診平臺,專家們積極踴躍參加。 截至4月22日24時,學會共組織動員了68個專業委員會的3372名專家加入義診隊伍,最多時每日義診量3000余人次,累計達171 424人次。3372名專家均來自山西省三級醫院,是各科室的學術帶頭人、業務骨干,患者評價滿意率95%以上。中新網、人民網和山西日報對此進行了報道,許多患者反饋說:“義診的都是大專家,看到他們熟悉的名字,就有信任和踏實的感覺?!睂<覀円矠槟茉谝咔槠陂g通過“線上義診平臺”守護患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而自豪和滿足。 山西省委對山西省醫學會線上義診活動給予充分肯定,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徐廣國批示:“山西省醫學會在衛小春主任帶領下,解百姓之難,奉獻社會,緩解就醫困難,為全省抗擊疫情做出了貢獻?!?/p> 搭建微信會診平臺,高效救治危重患者 為提升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治療效果,山西省醫學會迅速建立“微信會診平臺”,成立包括中西醫結合在內的156名知名專家組成的17個專業委員會,為山西省援鄂醫療隊提供會診咨詢服務。首例會診由山西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援鄂醫療隊仙桃分隊隊長原大江,通過微信連線醫學會近10位專家,突破時空阻隔,為仙桃市一位危重癥患者共同制定最佳治療方案。 截至目前,微信會診平臺與湖北前方醫療組會診15次,服務患者30名,參與會診的專家涵蓋重癥醫學、血管外科、精神病學、結核病學、呼吸病學、骨科學、風濕病學、感染病學、消化病學、中醫學等領域的79名專家。 和遠程會診相比,微信會診更加及時、快捷、高效,不受時空限制,可隨時隨地進行,并且可以自由選擇咨詢專家,更好地滿足了援鄂醫療隊對疑難病例及危重癥患者診療網上咨詢的迫切需求,深受前線專家的贊揚和歡迎。 義診服務延伸湖北,厚植晉鄂醫衛合作 一直以來,晉鄂兩省人民友好交往。從20世紀50年代就有緊密的醫衛合作。山西省醫學會將“線上義診平臺”向山西省對口支援的湖北仙桃、潛江、天門三市延伸,直通免費義診服務湖北人民,以實際行動回饋長期以來湖北對山西省醫療衛生事業的支持。為便于識別,平臺對湖北咨詢者標注“藍色標識”,確保湖北患者擁有優先咨詢權。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省醫學會利用“線上義診”和“微信會診”兩大平臺提供診療咨詢服務,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3月10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山西省援鄂醫療隊馮立忠總指揮向全國媒體介紹山西醫療隊在湖北抗疫一線貢獻的“山西方案”時,對山西省醫學會專家“線上義診”和“微信會診”兩大平臺均作了介紹,被人民網、網易、山西日報、山西衛視等多家媒體多角度宣傳報道。3月30日,《健康報》頭版對山西省醫學會開辟防疫“第二戰場”作了重點報道;4月3日,《山西日報》頭版以“不一樣的前線,一樣的戰斗”對山西省醫學會抗“疫”工作予以專題報道;4月8日,人民日報客戶端以“24小時不打烊的守護!山西三千余名專家線上戰‘疫’”為題對山西省醫學會兩個月來線上義診和微信會診作了詳細報道。 擴大平臺服務群體,關愛醫務人員健康 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面臨著工作任務重、感染風險高、工作和休息條件有限、心理壓力大等問題。3月6日,山西省醫學會將線上義診平臺服務涵蓋到山西省在鄂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以便為湖北一線部分醫護人員出現的精神、皮膚、心理等方面的問題提供多學科咨詢幫助。 山西省醫學會行為醫學專業委員會和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制作了《山西在盼英雄歸》的系列微視頻,幫助山西支援湖北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紓解心理和精神壓力。在部分援鄂醫療隊員凱旋回歸后,他們與回歸的醫療隊員一起進駐指定的休養點,采用心理救援熱線、微信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心理小課堂、心理健康訓練等方式,積極開展壓力管理、情緒調節、睡眠干預等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關愛教育與培訓工作;推送“心理能量補給站系列活動”,與援鄂醫療隊開展群聊(個別私聊)以及其他方式,與隊員們進行心理互動,緩解身心壓力。 3月30日,山西省醫學會啟動“晉醫湖北戰‘疫’記”大型系列報道,通過“山西省醫學會”微信公眾號,向援鄂山西醫療隊搭建風采展示平臺,旨在讓其說出內心故事,展現內心世界,讓其擁有成就感與歸屬感的同時,弘揚“無私奉獻、忠義擔當”的赤子情懷及“危難之際敢擔當,幫扶之中涌真情,關鍵時刻有態度,戰斗期間有方法”的工作作風!截至目前,本次活動已收到原創稿件百余篇,報道優秀抗“疫”人物39名,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專家踴躍建言獻策,發揮學會橋梁紐帶作用 醫學會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醫學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期間,山西省醫學會緊緊圍繞山西省委工作中心,及時將黨和政府抗擊疫情的各項方針政策向廣大會員進行宣傳,并組織專家在網上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使廣大會員及時了解疫情的相關動態。圍繞當前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的熱點問題,專家們提出了十幾條改進建議。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許建英主委提出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創傷學國家委員趙斌院長提出設立發熱患者定點醫院、盡快恢復普通患者就醫秩序等建議。山西省醫學會及時整理并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建議,得到了高度重視。 會員上下凝心聚力,夯實學會各項建設 “線上義診”和 “微信會診”兩大平臺從建設到優化,從山西到湖北,是山西省醫學會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點工作,也是醫學會自身各項建設與發展的進步過程。 抗“疫”工作是全體會員思想建設過程。在“線上義診”和“微信會診”中,學會各專家進一步提升了思想格局和精神境界,大家樂于奉獻,敢于擔當,甘于吃苦,善于協作。同時強調大局意識、服務意識,熱愛祖國,服務同胞,不計回報,不念得失,充分彰顯了“大醫精誠、大愛無疆”之情操! 抗“疫”工作是全體會員凝心聚力的過程??埂耙摺逼陂g,大家不分地域,不分晝夜,一方所需,八方支援。利用兩大平臺,會員之間更加充分交流,愈發緊密團結。促使組織機構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提升了廣大醫學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形成一支“召即來,來必戰,戰必勝”的強有力的戰斗隊伍。 抗“疫”工作是省醫學會創新發展的過程。全省3372名頂級專家涵蓋了68個醫學專業,形成山西省醫學會豐富優質的專家資源。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省醫學會審時度勢,創新發展方式,將“互聯網+醫療健康”進一步深化,搭建“線上義診”和“微信會診”兩大平臺,開創了疫情期間新型診療咨詢之先河。 抗“疫”工作是學會自身發現人才的過程。無論是“線上義診”還是“微信會診”,省醫學會各專家均施展所能,各顯神通,以熾熱的情懷與精湛的醫術回饋民眾,服務疫區。期間,涌現出一批德術兼備的醫學人才,特別是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專家,他們心系患者,發揮各自強項,通過網上研討,多學科聯動,實現危重癥患者的最佳診治。 山西省醫學會將遵循辦會宗旨,牢記使命,創新運作手段,繼續推進互聯網診療服務,推動網上專業學術交流,探索網上多學科協作機制,不斷強化自身建設,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密切晉鄂兩省醫療合作,以更優的服務、更好的平臺回饋社會大眾,努力將山西省醫學會打造成為促進學術交流、引領學科發展、普及醫學衛生、推動醫學進步、發展衛生事業、增強人民健康的重要社會力量!(供稿:山西省醫學會) (摘自《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20年第35卷第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