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六屆理事會醫學人文與學風建設專家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 ||||||||||||||||||||||||||||||||||||||||||||||||||||||||||||||||||||||||||||||
|
||||||||||||||||||||||||||||||||||||||||||||||||||||||||||||||||||||||||||||||
2月25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六屆理事會醫學人文與學風建設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京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趙玉沛會長出席,主任委員李五四主持會議。 根據《中華醫學會章程》有關規定和工作需要,中華醫學會決定設立醫學人文與學風建設專家委員會,協助理事會開展專項工作。醫學人文與學風建設專家委員會的成員共25名,其中顧問1名,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5名、委員18名,委員中有4名45歲以下的青年代表。根據工作需要,專家委員會聘請副主任委員吳沛新兼任秘書長,中華醫學會黨群辦公室呂亞雯任副秘書長。 趙玉沛會長指出,學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各項工作都上了新的臺階。醫學發展到今天,醫學人文和學風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工作,醫學人文與學風建設專家委員會責任重大。專家委員會要團結引領廣大會員和醫學科技工作者,秉承優良傳統和作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新時代醫學人文和科學精神,倡導優良學風和科研誠信,優化學術交流環境,促進醫學科學事業繁榮發展。 主任委員李五四表示,專家委員會要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做到為理事會科學決策服務,為學會會員服務,更廣泛地把廣大會員和醫學科技工作者團結在黨的周圍。要宣傳貫徹落實黨的科學技術、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要選樹先進典型,構建良好醫學人文環境;要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完善醫學科學共同體科學道德和科研誠信行為規范,營造良好學風環境;要組織開展行業醫學人文、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政策分析,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委員們積極為專家委員會的發展建言獻策。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吳沛新講道,專家委員會使命光榮,要“頂天”,堅持思想引領;要“立地”,堅持守住底線;還要“全力”,全心全意為學會、委員、會員、行業服務。委員蔣海越談道,委員們要從我做起,弘揚新時代醫學人文精神,樹立良好的學風,堅守科研誠信,要給同行做榜樣。委員楊洋表示,要立足崗位,以人文傳承為保障,塑造行業精神;以人才資源為依托,加強學風建設;以服務發展為要務,主動擔當履職。委員田衛東講道,希望新一屆委員會在醫學科學研究倫理體系建設、醫學科研誠信、生物資源安全管理、醫學科學研究行為規范、醫學學術評價規范等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委員鄧蕊講道,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在生命倫理學、臨床科研倫理方面承擔教學任務,也參與了多家單位的倫理審查工作,要與委員們精誠合作,共同推動醫學人文與學風建設的發展。 會議強調, 今年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學會全體同志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強化責任擔當,積極履職盡責,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李五四、王健、李國勤、顧法明、郭偉華、姜永茂、王大方、杜治琴等參加會議。
|
||||||||||||||||||||||||||||||||||||||||||||||||||||||||||||||||||||||||||||||